回帖:对了
有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忘记说, 那就太对不起大家
就是:
无论选择哪个方法, 都不要同时练习其它的方法, 不能参合着练习。
这种夹参的练习,轻的会各种方法相互干扰,难以进步。 重的可能会很麻烦。 所有的师傅都严禁弟子参杂别的法同时练习。 这很重要。 至于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我只听过,没见过。反正是很严重就是了。
选择一种,一直练习下去。 如果用功几年之后还是无效。 就非常谨慎的选择放弃。 而更加谨慎的另寻他法。详细说无声思维是怎么回事
文字作用是记录语言, 语言用以传递思维。思维的速度何止是语言的万倍。而人们自从有了语言之后。 语言文字的诞生,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严重的拖慢了思维。
这是中国古文明教育与西方科学教育之间最大的区别。 中国儒家非常注意这问题。 在教授弟子学问之前, 会先巩固学生的右脑(德育)。 很多方法现在都已经失传。 我们只能各种资料中了解一二。 这个问题以后细说。
我们继续聊无声思维的话题。
人的好恶决定着人的思维驱动,产生思维。思维以与母语系统,表达为语言。续而形成文字。 现在,我们妄图以文字来传递思维,而且是无声思维, 这是非常困难。 只能试图借以比喻来叙说。
估计每个人都有过一种经验就是: 明明想表达一个意思,思维就在脑子里,可就是一时不知应该用什么话来说。感觉还特心急。 呵呵。
借以了解这点, 我们知道了思维在语言化之前的存在状态。人们都已经过于机械化惯性的使用言语了, 以至成了无意识的自动形动。甚至停止不了。 这让人以为语言是思维的形式。 谬误了。
语言、图像、逻辑是思维的三种运作形式。 速度来说,语言最慢,逻辑最快。 过于习惯语言的现代人,已经对图像和逻辑的感觉越发迟钝。
无声思维,不是别的,正是语言以外的思维形式。 这不是后天练成的, 而是本来就存在的, 只是感受不到了。 而其无时不刻的正在运作着。 练习的方法就在于:发现其运作实相规律和
停用或抑制语言惯性。
就在下在入静中发现的实相,其规律为,思维的速度快得不能以钞计。而我能捕捉到的思维想来只占其中小部分。 我发现这些思维的驱动力是欲望。 我一定是因为对某事某物有所好恶,或是喜爱或是不愉。 从而驱动出这方面的思维。 而这些思维, 有一部分形成语言、脑内图像、和逻辑。 以语言的惯性为主。 所以就是这个过程:
好恶的欲望---思维---语言(和心像和逻辑)---文字表达(图像表达)
原理就是如此。
要恢复思维的原形。 其练习就集中在抑制及停用语言习惯,和体会从思维运作到语言的过程。
记得看过一位牛族网友的贴子, 他已经制作出了无声思维的教材。 好像没有发给大家,还是我没看见。 所以无耐我只得再写一遍。 希望朋友能把教材发给大家。 还希望牛簇能找到归结更好的空间,因为北京的网友根本进不去牛簇FTP。
为了抑制语言, 可以尽可能的使用图像来思维。 比如: 如是你是去超市买东西。就可以在脑中想像你家附近超市的那熟悉样貌地形及室内摆放情形等。
以此来代替那句:“我要去某某超市去买某某。”这样用图像代替语言。
更可怕的方法是(我是不太使用的,但力推),买一套幼儿看图识字。 而你呢,正好倒过来用。看字识图。
比如找棵看卡片上的‘树’字, 然后看这棵树。 以形成脑图取代文字。 尽量是看卡片上的‘树’字,不读之。 如果已经习惯一时难止。 可以图像来这个“树”字。 然后再看那棵真树。交替进行。
如果这时被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宝宝看见了, 你可以说:“我小时候没钱上学。”
这种练习经过一段之后,就练习更加复杂的。
我喜欢落日和秋天, 所以常在秋风清爽之时看落日。
写下一段感叹之章:
“我的心情也随着这这阵阵秋的凉风,变得清澈。视线被那红红的落日吸引去了。心情就像这秋的落日一般美丽安静。伤感的情怀此时变得是那么美丽。”
你把类似这种感同身受的小段文字, 编排在你清晰视野的文字范围内。
清楚的看一眼字群, 然后看着落日体会着心情· 可交替与文字与此情此景之间。
如此运用。 借以开发字群视读、 无声思维、 活化大脑。脑图心像化。建立
思维与文字群的直接反应模式。愉悦的a波。等等
方法只是方法,能不能借此诱发和活化脑细胞。 那很大程度上是运气和努力。
还有就是学习感受观察内在思维运作实相。 这个不太容易, 南传佛法一支,的主修法就是是这个, 也是佛陀在世时,让弟子们练习的最多的方法, 也是最合适的人类的方法之一。此法中文叫“内观法” 原称‘维帕萨那’ VIPASSANA
也是在下主修的法门。 这个过于深奥。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加我QQ细聊(82850422), 一二句实在说不清楚。 加QQ时,请说明是牛族网友, 因为网上没事加进来侃大山的人太多, 所以我有时不回复。 还请见谅。 所以一定要说 牛族网友。
暗号。呵。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