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没有学习速读的人,基本都是用语言的模式去理解
就是看到字,转化成声音,然后耳朵“听”到,才可以理解
这样的理解模式,受制于你的语速,基本上不会超过300字
经过长期的阅读训练,会自己体会出关键词的理解模式
也就是仅仅对关键词发音
这样阅读速度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
大概也就是1500-3000之间这样。
所以要实现高于这个速度的理解,首先必须克服“音读”
经过简单的消音训练,配合你原先的关键词理解方式
就可以轻松的把速度提高到5000左右了
要实现更快的理解
必须强化训练,如何去寻找关键词
同时对关键词,进行心像化的转化
以实现并行理解!
这样阅读速度,基本可以提升到10000左右了
速读并不是什么神话!!
你刚学打字的时候,一分钟只能打几个字
听说人家一分钟可以打100多个字,你肯定觉得神奇
甚至觉得压根不可能达到,其实只是你不熟练而已
仅此而已!!
几乎市面上所有的速读书籍
都没有教怎么在大视幅下怎么去理解
我也只是根据我自己在训练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加入了一些,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技巧
同时配合记忆系统中的关键词心像化
来解决高速阅读中的快速理解
你说的看书,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你慢慢的一个个字的看完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
而且就看一次的情况下,你能记住所有的人物关系吗
我想绝大部分人,只阅读一次是不能记住的
因为看的太慢,看到后面的时候,前面的都忘记了
你的问题实际是一个
阅读理解和知识点记忆的综合问题了!
而速读的目的,应该是了解文章的结构
知道文章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速读不是一次就解决问题的,而是速读和精读配合
结合记忆方法和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辅助记忆
阅读前,明确自己的目的
阅读中,只关注准备了解的部分
学会速读后,就算读上5次、10次
可能都大大短于你慢慢阅读一次的时间
实际上,我的经验告诉我
对同一内容阅读3次,效果是最好的
当然不是固定一个速度,泛泛的读3次
而是每一次,都带有明确的目的!!
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