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脑记忆论坛

右脑速读记忆方法
主题:《虚空藏菩萨经》及其原理
回帖:1.【求闻持法】
全称虚空藏求闻持法。又称闻持法。即以虚空藏菩萨为本尊,而为求见闻觉知之事,能长久忆持不忘所修持之行法。此法系依‘虚空藏求闻持法’仪轨而修。其法为:先于净板上画满月,中绘虚空藏菩萨像,置于净室或空闲寂静处,佛像正面向西或向北,以净物覆盖之,另作方形之木曼荼罗,坛下安装四足置于一佛像前,并备五种佛具,以净水洗手,作手印承水,诵陀罗尼饮之;次诣像前至心礼拜,除却像上之覆物,并结印诵陀罗尼,运心供养,以手印掐珠,明记陀罗尼之数。
日僧空海于来华前,为求头脑明晰、记忆增强,而勤修此法有所感应。据其所著之三教指归载,若能依此法诵真言一百万遍,则能熟记一切教法之文义。〔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
2虚空藏,梵名A^ka^s/a -garbha (音译阿迦舍檗婆),汉译又称虚空光等菩萨。相传此菩萨所具之福智二藏无量无边,犹如虚空,因此乃有此名。又作虚空孕菩萨。此菩萨流出无量之法宝,普施所欲者,利乐众生。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一)虚空藏院主尊,其形像,身呈肉色,头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剑,剑缘有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莲,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华上。其所持之宝珠、剑,即表福智二门。密号如意金刚。种子为凕(i)。三昧耶形为慧刀。(二)释迦院之胁侍,其形像,右手竖掌,屈食、中指,执白拂;左手覆拳安于脐,持莲花,莲上有绿珠;披天衣,立于一平敷之莲华座,面稍向左。密号无尽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莲上绿珠。(三)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位于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之第三位,又称金刚幢菩萨、宝幢菩萨。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左手握拳,按于腰上;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密号富贵金刚、圆满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印相为金刚缚,即二食指作宝瓶状,二拇指并竖。
依《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所载,世尊对此菩萨甚为赞叹,该经云∶“虚空藏菩萨(中略)禅定如海,净戒如山,智如虚空,精进如风,忍如金刚,慧如恒沙。(中略)其身即是诸佛法器,(中略)诸天眼目,人之正导,畜生所依、饿鬼所归,地狱救护众生法器。(中略)应受一切众生最胜供养。”可见此一菩萨功德之殊胜。
依佛典所载,虚空藏菩萨对一切众生甚为慈愍,常加护持。如果有人赤诚、如法地礼拜过去世三十五佛之后,再别称大悲虚空藏菩萨名号,则此菩萨当会现身加以庇佑。依《观虚空藏菩萨经》的描述,他的形像是‘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关于此菩萨之住处,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四所载,此菩萨住在东方大庄严世界之一宝庄严佛所。曾与十二亿菩萨俱来娑婆国土,对释尊发出诸问,并述说种种法义。依《虚空藏菩萨经》所载,此菩萨住在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胜华敷藏佛所。曾与十八亿菩萨来诣娑婆世界,说破恶业障陀罗尼,令众生得福德,诸愿满足。
在我国佛教界,‘虚空藏菩萨咒’也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一般人总以为该咒的特色是增长记忆力。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方便与愿力,与观世音菩萨都甚为相似。经典曾说他‘为诸众生成就大慈,常化众生而无休息。’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小部分而已。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除灾害。此菩萨在日本所受的信奉,其热烈程度较中国犹有过之。
虚空藏,梵名A^ka^s/a -garbha (音译阿迦舍檗婆),汉译又称虚空光等菩萨。相传此菩萨所具之福智二藏无量无边,犹如虚空,因此乃有此名。又作虚空孕菩萨。此菩萨流出无量之法宝,普施所欲者,利乐众生。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一)虚空藏院主尊,其形像,身呈肉色,头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剑,剑缘有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莲,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华上。其所持之宝珠、剑,即表福智二门。密号如意金刚。种子为凕(i)。三昧耶形为慧刀。(二)释迦院之胁侍,其形像,右手竖掌,屈食、中指,执白拂;左手覆拳安于脐,持莲花,莲上有绿珠;披天衣,立于一平敷之莲华座,面稍向左。密号无尽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莲上绿珠。(三)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位于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之第三位,又称金刚幢菩萨、宝幢菩萨。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左手握拳,按于腰上;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密号富贵金刚、圆满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印相为金刚缚,即二食指作宝瓶状,二拇指并竖。
依《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所载,世尊对此菩萨甚为赞叹,该经云∶“虚空藏菩萨(中略)禅定如海,净戒如山,智如虚空,精进如风,忍如金刚,慧如恒沙。(中略)其身即是诸佛法器,(中略)诸天眼目,人之正导,畜生所依、饿鬼所归,地狱救护众生法器。(中略)应受一切众生最胜供养。”可见此一菩萨功德之殊胜。
依佛典所载,虚空藏菩萨对一切众生甚为慈愍,常加护持。如果有人赤诚、如法地礼拜过去世三十五佛之后,再别称大悲虚空藏菩萨名号,则此菩萨当会现身加以庇佑。依《观虚空藏菩萨经》的描述,他的形像是‘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关于此菩萨之住处,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四所载,此菩萨住在东方大庄严世界之一宝庄严佛所。曾与十二亿菩萨俱来娑婆国土,对释尊发出诸问,并述说种种法义。依《虚空藏菩萨经》所载,此菩萨住在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胜华敷藏佛所。曾与十八亿菩萨来诣娑婆世界,说破恶业障陀罗尼,令众生得福德,诸愿满足。
在我国佛教界,‘虚空藏菩萨咒’也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一般人总以为该咒的特色是增长记忆力。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方便与愿力,与观世音菩萨都甚为相似。经典曾说他‘为诸众生成就大慈,常化众生而无休息。’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小部分而已。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除灾害。此菩萨在日本所受的信奉,其热烈程度较中国犹有过之。
虚空藏,梵名A^ka^s/a -garbha (音译阿迦舍檗婆),汉译又称虚空光等菩萨。相传此菩萨所具之福智二藏无量无边,犹如虚空,因此乃有此名。又作虚空孕菩萨。此菩萨流出无量之法宝,普施所欲者,利乐众生。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一)虚空藏院主尊,其形像,身呈肉色,头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剑,剑缘有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莲,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华上。其所持之宝珠、剑,即表福智二门。密号如意金刚。种子为凕(i)。三昧耶形为慧刀。(二)释迦院之胁侍,其形像,右手竖掌,屈食、中指,执白拂;左手覆拳安于脐,持莲花,莲上有绿珠;披天衣,立于一平敷之莲华座,面稍向左。密号无尽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莲上绿珠。(三)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位于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之第三位,又称金刚幢菩萨、宝幢菩萨。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左手握拳,按于腰上;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密号富贵金刚、圆满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印相为金刚缚,即二食指作宝瓶状,二拇指并竖。
依《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所载,世尊对此菩萨甚为赞叹,该经云∶“虚空藏菩萨(中略)禅定如海,净戒如山,智如虚空,精进如风,忍如金刚,慧如恒沙。(中略)其身即是诸佛法器,(中略)诸天眼目,人之正导,畜生所依、饿鬼所归,地狱救护众生法器。(中略)应受一切众生最胜供养。”可见此一菩萨功德之殊胜。
依佛典所载,虚空藏菩萨对一切众生甚为慈愍,常加护持。如果有人赤诚、如法地礼拜过去世三十五佛之后,再别称大悲虚空藏菩萨名号,则此菩萨当会现身加以庇佑。依《观虚空藏菩萨经》的描述,他的形像是‘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关于此菩萨之住处,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四所载,此菩萨住在东方大庄严世界之一宝庄严佛所。曾与十二亿菩萨俱来娑婆国土,对释尊发出诸问,并述说种种法义。依《虚空藏菩萨经》所载,此菩萨住在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胜华敷藏佛所。曾与十八亿菩萨来诣娑婆世界,说破恶业障陀罗尼,令众生得福德,诸愿满足。
在我国佛教界,‘虚空藏菩萨咒’也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一般人总以为该咒的特色是增长记忆力。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方便与愿力,与观世音菩萨都甚为相似。经典曾说他‘为诸众生成就大慈,常化众生而无休息。’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小部分而已。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除灾害。此菩萨在日本所受的信奉,其热烈程度较中国犹有过之。
3.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求闻持法】
【求闻持法】
密教修法之一。有观音求闻持、如意轮求闻持、虚空藏求闻持三种,通常此法皆指‘虚空藏求闻持法’而言。略称闻持法。指为求忆持见闻觉知之事能长久不忘而修持之秘法。以虚空藏菩萨为本尊而颇为日本真言宗所修习。
关于其行法,依《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所说,先于净板或绢素白叠上画满月,中画虚空藏菩萨像,置于净室或寂静处。佛像正面向西或向北,以净物覆之。别作方形木曼荼罗,坛下安四足置于佛像前,并备五种佛具,以净水洗手,作手印承水,诵陀罗尼饮之。次诣像前至心礼拜,复除去像上覆物,结印诵陀罗尼,运心供养。以手印掐珠,明记陀罗尼数,并述其修法次第云(大正20· 602c)∶
‘诵时闭目,想菩萨心上有一满月。然所诵陀罗尼字,现满月中皆作金色,其字复从满月流出,澍行人顶,复从口出,入菩萨足。如自发言咨启菩萨足下。诵陀罗尼未止息来,所想之字巡环往来,相续不绝,如轮而转,身心若倦,即须止息,至诚瞻仰便坐礼拜。闭目复观满月菩萨,极明了已,应更运心令渐增长周遍法界,复渐略观,于最后时量如本已,方始出观。’
又云(大正20·602c)∶
‘如是诵陀罗尼,随其力能或一日一上,或一日两上,从始至终每如初日,遍数多少亦如初上,不得增减,前后通计满百万遍。其数乃终亦无时限,然于中间不容间阙,后于日蚀或月蚀时,随力舍施饮食财物,供养三宝,即移菩萨及坛露地净处安置。复取牛酥一两,盛贮熟铜器中,并取有乳树叶七枚及枝一条,置在坛边,华香等物加常数倍,供养之法一一同前。供养毕已,取前树叶重布坛中,复于叶上安置酥器,还作手印诵陀罗尼三遍,护持此酥。又以树枝搅酥,勿停其手,目观日月兼亦看酥,诵陀罗尼无限遍数。初蚀后退未圆已来,其酥即有三种相现∶一者气、二者烟、三者火,此下中上三品相中,随得一种法即成就,得此相已便成神药。若食此药即获闻持,一经耳目文义俱解,记之于心永无遗忘,诸余福利无量无边。’
由此可知其次第作法。欲修此法者,当豫算日数,以日蚀或月蚀之日结愿为轨则。所诵之真言数目,若一日一座,则一次念一万遍;若一日二座,则每次念五千遍。经一百日则满百万遍。又此行法为一印法,唯用宝珠印而无其他印明。
空海未入唐之前,从勤操受此法,并于德岛、高和二地修法,而有感应。按,此法有二系传承。一系经善无畏、道慈、善议、勤操而为空海所禀传(即入唐以前所传)。另一系是空海入唐后,又从惠果处相承。此二系传承之种子、三形等各不相同

〔参考资料〕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阿娑缚抄》卷一0四〈求闻持〉;《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卷下;《元亨释书》卷二;《行林》卷四十三;《秘抄》;《薄双纸》;《求闻持表白》;《乳味钞》卷十、卷二十三。
4.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戕人慧命,甚于砍人脑袋/
如能随顺诸位之愿望,甚至启发道心,实乃诸佛菩萨之加庇/
其功德尽皆回向一切众生,若有错误,还望诸位善知识指正/
1 活着做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生:本来清静圆明,为何产生世界: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下一楼›:真的么?试试看
‹上一楼:有没有练成功的啊
报告一下啊

查看全部回帖(106)
«返回主帖